本文件描述了在0.01 Hz~100 Hz的频率范围内测定塑料弯曲复数模量Ef*的受迫非共振方法。
注: 更高的频率可能导致测定的动态性能出现较大的误差(见9.5.1和10.1.2)。
本文件适用于10 MPa~200 GPa动态储能模量的测定。本文件可研究模量小于10 MPa的材料,但采用剪切振动方式可更精确地测定其动态力学性能(见GB/T 33061.6)。
本文件特别适用于损耗因子大于0.02的测定,以便于研究大多数玻璃态橡胶态松弛区的动态性能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见GB/T 33061.1)。
本文件描述了在0.01 Hz~100 Hz的频率范围内测定塑料剪切复数模量G*的受迫非共振方法。
注: 更高的频率可能导致测定的动态性能出现较大的误差(见9.5.1和10.1.2)。
本文件适用于0.1 MPa~50 MPa动态储能模量的测定。本文件可研究模量大于50 MPa的材料,但采用扭转振动方式可更精确地测定其动态剪切力学性能(见ISO 6721-2和GB/T 33061.7)。
本文件特别适用于损耗因子大于0.02的测定,以便于研究大多数玻璃态橡胶态松弛区的动态性能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见GB/T 33061.1)。
本文件描述了在0.001 Hz~100 Hz频率范围内测定矩形或圆柱形固体塑料的剪切复数模量G*的扭转非共振方法。更高的频率可能导致测定的动态性能出现较大的误差(见10.1.1和9.5.1)。
本文件适用于10 MPa(硬橡胶)~10 GPa(纤维增强塑料)动态储能模量的测定,也可用于研究模量小于10 MPa的塑料,但采用简单的剪切 (见GB/T 33061.6)或平行板之间薄层的扭转变形可更精确测定其动态力学性能。
本文件特别适用于损耗因子大于0.02的测定,以便于研究大多数玻璃态橡胶态松弛区的动态性能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见GB/T 33061.1)。
注:扭摆法(见ISO 6721-2)可用于损耗因子小于0.1的测定,但是本文件描述的方法能够覆盖更宽和连续的频率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测定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中氯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不含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氯乙烯均聚物、共聚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其他不含增塑剂和添加剂的含氯聚合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参照使用。
本文件确立了模塑和挤出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命名系统,给出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命名代号表。本文件适用于以粉状、颗粒状或球状等形态正常使用的所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命名,作为确定产品规格的基础。这些材料是未改性的,或由着色剂、填充料或添加剂等改性的。不同种类的热塑性聚氨酯用以下性能的不同等级区分:a)〓硬度;b)〓拉伸弹性模量(可选)。关于主链中硬段和软段的交替情况、预期应用和/或加工方法、重要特性、添加剂、颜色、填充料和增强材料等信息也和热塑性聚氨酯的命名及分类有关。本文件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文件不提供用于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的指定材料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和加工条件数据。必要时,依据ISO 163652中的合适方法测定这些附加性能。为了说明某种热塑性弹性体的特殊用途或可回收加工,在字符组5中给出了附加要求(见4.1及4.6)。〓
本文件确立了聚合物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测定方法的一般原则。本文件适用于聚合物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测定。
本文件描述了用温度波分析法测定塑料薄膜和薄片在厚度方向上热扩散系数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向同性或异性结构的塑料,其热扩散系数α的范围为1.0×10-8 m2·s-1~1.0×10-4 m2·s-1。本文件规定的测试能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中进行,如惰性气体;能在大气压力或其他低、高压力或真空下进行;能在不同温度下进行。
本文件描述了用激光闪光法测定塑料薄片在厚度方向上的热扩散系数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均质固体塑料以及具有各向同性或正交各向异性结构的复合材料。本方法适用于在-100 ℃~400 ℃的气体或真空环境下热扩散系数为1×10-7 m2s-1~1×10-4 m2s-1的材料。注:对于不均匀试样,测量值可能受试样厚度影响。
本文件描述了测定导热系数的温度调制方法,输入温度的偏差小于1 K,采用双重锁相法放大微小的温度调制。本文件适用于导热系数为0.026 W/(m·K)~0.6 W/(m·K)的塑料材料。
本文件描述了建筑和交通工具中作结构应用的纤维增强塑料(FRP)复合材料的耐火特性和防火性能的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无机纤维长度大于7.5 mm的纤维增强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本文件描述了以下评价方法:--不同产品类型(如板材、层压板、异型材和某些夹层结构)对最终使用性能的适用性;--不同外形的纤维增强塑料试样的试验方法和性能判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