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规定了钴酸锂中钴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一为EDTA 滴定法,方法二为电位滴定法。
本文件适用于钴酸锂中钴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6.00%~62.00%。
本文件规定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硬质合金中钽、铌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钨基混合粉和硬质合金中钽、铌含量的测定。钽(Ta)含量测定范围:0.050%~15.00%;铌(Nb)含量(质量分数)测定范围:0.050%~5.00%。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钴粉中钙、铜、铁、钾、镁、锰、钠、镍和锌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钴粉中钙、铜、铁、钾、镁、锰、钠、镍和锌含量的测定。铜、钾、镁、锰、钠和锌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1%~0.01%,钙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2%~0.01%,铁和镍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2%~0.05%。
本文件描述了铁、铜、锡和青铜金属粉末中,不溶于普通矿物酸的非金属材料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原材料或生产过程中引入的不溶于酸的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碳化物、氧化铝、黏土或其他难熔氧化物的测定。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标准漏斗法(霍尔流速计)测定金属粉末(包括硬质合金粉末)流动性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能自由流过规定孔径的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
本文件描述了硬质合金原料所用难熔金属碳化物和硬质合金总碳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钨、钽、铌、铬、钒、钛等难熔金属的碳化物及复式碳化物,碳化物与黏结金属组成的混合料(无成型剂)以及由这些混合料生产的预烧结或烧结过的硬质合金中的总碳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4.00%~20.00%。
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磁性异物含量测定范围为≥1 μg/kg,残余碱含量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0.001%~2.500%。
本文件规定了硬质合金中孔隙度、非化合碳缺陷和脱碳相的金相测定方法,包括存在、类型以及分布。
本文件规定了一种用粉末锻造试样测定金属粉末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水平的金相方法。该测定方法要求粉末锻造试样在锻造时具有尽量小的侧向流动(<1%),并且要求粉末锻造试样的中心区域在放大100×下检测无可见孔隙。
本文件适用于检测粉末锻造零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而在有大量材料侧向流动的零件中,需要调整近邻分离距离,或者由相关方协商确定需要调整的夹杂物尺寸。
本文件不适用于测定内部多孔锻件的非金属夹杂物的水平。在测试的放大过程中,残余孔隙很难与夹杂物区分开来。太多的残余孔隙使夹杂物的分布测定难以进行。
本文件可应用于检测含硫化锰的材料(预混或者预合金),为了满足该类材料测试,需要将近邻分离距离从30 μm 调整为15 μm。
本文件规定了铜基浸渗粉性能特征的检验方法。